中国经济持续低迷 外媒猜刺激内需成重点

导读: 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出口依然疲软,进口则连续第3个月下降,外媒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在陷入低迷
关键字: 经济 刺激 内需

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出口依然疲软,进口则连续第3个月下降,外媒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在陷入低迷。

低迷数据显困境

美国报道,中国出口较去年同期仅增长了2.7%,这是自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的8月份的最糟糕表现。根据海关的数据,进口额减少了2.6%。

中国经济失去动力也加剧了正在致力于复苏本国低迷经济的美国和欧洲决策者的压力。

报道称,随着年关将近,北京实现7.5%增长率目标的压力日渐增加。在过去几年中,实现年增长率目标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相对轻松,但是今年会是一项挑战。

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不仅受到了欧洲销售疲软影响,还受到国内需求减小影响。其他挑战也陆续出现。8月份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为3年来最低,而通胀率5个月来首次加速。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工厂生产增长率降至8.9%,较之上月的9.2%有所减少。

食品价格上涨令通胀率同比增加2%。尽管这一数字依然较低,高通胀的幽灵会使得决策者们不能像金融危机之后那样大刀阔斧,当时他们出台了一项大规模刺激方案,向国民经济注入了大笔资金。

中国最近几年增长率表现强劲的双基石是出口和投资。但是最近几个月,通常占据GDP增长率四分之一的出口增长急剧减少,从6月的11.3%降至7月的1%。

分析人士和一些中国政府领导人承认,为了创建更加稳定的经济,中国需要学习少依赖出口和投资,多鼓励国内消费。

拉动内需成主题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随着中国即将进入10年一度的领导层更迭,中国日前报告的8月份经济活动疲软状况加剧了中央政府刺激减速经济的压力。

中国最近宣布了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如新地铁线建设项目等,还将对节能型消费品实施补贴。但是,分析人士称,如果中国希望到下个月进行领导层交接时能够提升增长率,将需要采取更多举措。

美国环球通视有限公司驻北京的经济学家阿利斯泰尔·桑顿说:“尽管中国政府在过去9个月中采取了一系列相当重大的举措,其中包括降息、削减准备金率到财政调整和贷款延期付款等,但增长率并没有复苏。这并不是说举措没有效果。没有这些措施,经济情况肯定要更糟。但是,这些措施还不够,现在需要往火里再添一把柴。”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汇丰环球研究大中华区的经济师郭浩庄说:“占中国进口总额约60%的普通贸易项目进口8月份同比锐减13.6%。”

这些疲软的贸易数字引发了新的市场预期:中国政府将以财政和货币政策介入,促进经济增长。

郭浩庄认为政府有充裕的财政空间拉动下半年的消费。

(关键词:经济 刺激 内需 )

 

(责任编辑: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