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银行操纵利率案持续发酵

导读: 据经济之声报道,巴克莱银行等7家跨国银行收到美国司法部门传票后,欧美银行正在走向恐慌。这一案件目前是欧美金融市场热议的话题:大型银行失去信誉,银行家遭到质疑,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存废也被提出来。
关键字: 欧美 银行 利率

据经济之声报道,巴克莱银行等7家跨国银行收到美国司法部门传票后,欧美银行正在走向恐慌。这一案件目前是欧美金融市场热议的话题:大型银行失去信誉,银行家遭到质疑,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存废也被提出来。

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是目前几乎所有欧美银行常用的基准利率,由英国银行家协会选定若干大型银行,这些银行报出自己拆借出和拆借进资金的利率,进行平均计算,决定最终的Libor拆出或拆进利率。因此Libor被操控,等于动摇了金融市场定价的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指出,正是金融寡头自己制订游戏规则自己玩,自然就给作弊埋下了祸根。

尹中立:对象本来就是一个小圈子,又因为金融的运行和制定,政治家和民众又不是很清楚,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外人一般弄不清楚。圈内少部分人制定规则,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对社会公众来说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有合谋的嫌疑,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是去年开始Libor操纵案调查的,搜集到的大量证据包括2005年到2009年之间,巴克莱银行等几家大型银行交易员之间的邮件。最终铁证表明大银行为了牟利,故意串通报出商量好的利率。但建设银行(3.98,0.00,0.00%)战略研究部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微博)说,由于专业性过强,调查清楚来龙去脉花了监管部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赵庆明:其实一些苗头性的东西早就有了,才会顺藤摸瓜来做一些调查,最后才得出这个结果。其实调查的过程会比较的复杂,也非常的费时。这几家银行也点名是伦敦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他们是垄断者。所以我觉得未来的重点是改造机制,而不是要处罚谁。

除了一般贷款,参考Libor进行交易的衍生产品最低估计也有350万亿美元,哪怕仅仅操控0.01个百分点,就会获利上百万美元,长期操控Libor的几家大型银行,不当获利的规模可见一斑。

6月27日,巴克莱银行宣布和英美监管部门达成协议,支付总额折合4.5亿美元的罚金,以平息相关调查。但美国政府并没有停下脚步,巴克莱银行、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和汇丰控股都收到了要求配合调查的传票。

尹中立认为,穷追猛打体现了目前市场的意愿,就是需要来一场变革。

尹中立:贪婪是人类的天性,谁当银行家,或者CEO他都会这么做。最重要的是监管要及时的修补市场运行的一些缺陷,这是最重要的。

丑闻波及的银行越来越多,市场质疑欧美金融监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甚至有人认为需要废除Libor规则,重新制订新的利率形成机制。赵庆明提醒,由于中国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参考了Libor的制订,因此也需要反思自身弱点。

赵庆明:并且我们国家的几大银行发言权就是挺大的,所以Libor事情出来之后我们的Shibor应该检查,如果有类似的漏洞我们要及时堵住。

(关键词:欧美 银行 利率)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