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韩通船舶重工:哪怕亏本也要造

导读: 今年上半年,新韩通船舶重工实现销售7.48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利税4000余万元,增幅260%。
关键字: 新韩通 船舶重工 亏本

 

今年上半年,新韩通船舶重工实现销售7.48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利税4000余万元,增幅260%。置身2012年的中国船舶行业,“活下来、撑下来”是众多企业的现状。然而,惊涛骇浪中的新韩通,以倒逼转型的大手笔,书写了一个逆境突围的惊叹号。

逆境突围

6月29日上午,新韩通为韩国现代船东建造的第4艘5.7万吨散货轮成功举行上台仪式。接着,现代联合商社一口气又给新韩通下了8条订单。新韩通总经理周义庆介绍,“加上前不久新加坡的4个订单,12条船舶订单收入囊中。”

而当下的造船行业是这样一幅生死存亡的图景:江苏最大的造船企业新扬子、新时代已经“暂停”,年造船能力100万吨左右的宁波恒富船业有限公司倒闭,浙江台州规模最大的出口船舶企业“金港船业”向法院申请破产。

利润下滑,给步入寒冬的船舶企业迎头一击。以5.7万吨散货船为例,原来一条3500万美元,现在2650万美元。这是船舶业危机的现状。

“哪怕亏本,都要做得热火朝天。”显然,新韩通的发展已经超越了现在,他们的目光远及未来。

于是,一条船亏了80万美元,仍然愉快地按期交付船东,然而在国际造船业,新韩通却赢得了“重合同”的良好口碑,德国劳氏船级社等国际实力派船东纷至沓来,订单源源不断。

上半年,他们已经交付7条船舶,下半年还将交付4条。而他们的在手订单,已经排到2015年。

投入不减

短短4年时间,新韩通投资总额达15.5亿元,成为全国船舶行业建设速度最快的企业、镇江地区最大的造船企业。

即便是“寒冬”来临的2011年,新韩通还是拿出6亿元,建设两个8.5万吨级的大型船坞。上月底,船坞建成,可同时建造4条5.7万吨船舶,周期50天。这意味着,新韩通拥有年造30条大型船舶的能力,年产值50亿元。

瞅准国际造船新标准、新规范的节能环保型船舶,前不久,新韩通旗下的德国MAN公司花费1亿多元,获得了日本一家公司的LNG(双燃料液化气动力船)制造专利,并与德国的JADE WERK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此举适应了国际船舶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为他们熬过目前最困难的时期赢得先机。数据显示,到2015年,全球的LNG船舶将由100艘增至800-1000艘。而凭借LNG专利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天然气罐,该项目每年也可为新韩通带来10亿元的产值。

进军海工

2009年,高瞻远瞩的新韩通,就感到船舶业山雨欲来,向高端海工产品进发成为新韩通突破船舶制造业瓶颈的一条主航线。

新韩通借助和引进德国技术,投资14.2亿元,新上海洋风电项目。2011年开工,年底产品就试验成功,目前已拿到可观订单。

全球的海洋风电产业年需求量有200多万吨。周义庆告诉记者,新韩通生产的风叶以下塔筒一套就是6500吨,“没有一定技术优势和基础的企业,这样的产品想都不敢想” 。而新韩通的优势是自备码头、深水岸线、800吨龙门吊、造船配运。

据介绍,目前新韩通手中已经握有德国、英国等公司的100套订单,产值近20多亿元。明年,他们还将向外商提供120套沉桩。今年10月,新韩通的自备运输船将载10套海洋风电产品远渡欧洲。

新韩通的产业版图随之发生了变化:船舶以高附加值的LNG为主,海工产品年产20-30万吨,对应的产值,船舶稳定在25亿元左右,海工产品将在30亿元以上。

(责任编辑: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