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京唐炼铁燃料比创出新水平

导读: 7月份,首钢京唐高炉生产1吨铁水所需的燃料(燃料比)实现474.8千克,比设计指标降低15.2千克,同比降低83千克,创出新水平。
关键字: 首钢 燃料

7月份,首钢京唐高炉生产1吨铁水所需的燃料(燃料比)实现474.8千克,比设计指标降低15.2千克,同比降低83千克,创出新水平。

炼铁作业部干部职工以“三创”为动力,在上半年燃料比完成477.3千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大高炉冶炼规律,加强炼铁工艺研究和技术攻关,提高操作水平和控制能力。

炼铁分厂严抓作业长操作水平,把“全风、炉温”作为炉内操作标准,强化作业长对高炉的操控能力。一高炉通过摸索调整装料制度,合理控制煤气流分布,负荷最高达到5.44,创下双炉投产以来的最高纪录。二高炉以稳中求进为生产方针,降低冶炼强度,通过冶炼钛球可以在炉内形成高熔点的物质,以达到保护炉底和炉缸的效果。炼铁技术人员通过对二高炉在普通矿冶炼中配加一定量的含钛球团矿,促进氮、碳化钛化合物在炉缸、炉底形成钛沉积,有效抵抗渣铁对炉衬的侵蚀,起到护炉的作用,保障高炉安全生产、稳定运行。

烧结分厂严把配料关,努力提高烧结矿品位,找准消化工业废弃物与保烧结矿质量的结合点。他们在生产工序中配加钢渣、氧化铁皮、高炉环境除尘灰、旋风除尘灰、干法除尘灰、套筒窑高钙石灰石筛下物、焦化除尘灰、外购湿熄焦粉等多种工业废弃物。通过克服工业废弃物种类多、成分波动大的难题,摸索出“均匀稳定、比例可控、数量清楚、紧密跟踪、记录详细”的配加操作法,为降低高炉燃料比提供了保障。

球团分厂在保产量、保质量的同时,做好高镁球团矿的生产工作,满足高炉提镁降铝的需要。他们在前期高镁球团矿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开展高镁球团矿的生产工作,克服原燃料成分波动对球团矿质量的影响,积极调整配料结构,优化热工参数,严抓造球过程,加强设备点检定修和管理维护,增强预知预控能力,提高设备作业率。实现月生产高镁球团矿2.2万吨,各项指标均优于在产球团矿,为高炉吃高镁球团矿、降低燃料比做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00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