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六条”发威? 上海楼市成交显疲态

导读: 7月27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政策的通知》,也就是外界所称的“沪六条”。
关键字: 沪六条 上海楼市

近日,在沪做“补缴中介”已一年多的刘明(化名)对记者表示,自从上海严查补缴社保开始,他的生意便惨淡了很多。“之前一个月至少做100单补缴业务,现在能做30单就不错了。”

刘明透露:“现在交易中心主要采取抽查方式,运气好的也有可能通过,但如果被查到是属于补缴的,不仅不能买房,还有可能被列入‘黑名单’。”

去年11月,刘明曾向记者坦言,每完成一笔补缴业务,其都可以获得3000元的酬劳,月收入可达30万元。“现在生意差多了,最多能够达到之前的三分之一。”

“补缴中介”的境遇意味着,不论政策层面还是执行层面,上海楼市限购的“篱笆”都在步步“扎紧”。

7月27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政策的通知》,也就是外界所称的“沪六条”。

该文件不仅再次强调之前出台的政策,还进一步称,下半年将开展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加强限购方面违法违规的查处力度。

上海楼市自7月下旬开始已显现疲态。

7月2日至29日,上海四周的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分别为19.99万、21.10万、17.55万、17.42万平方米。

可见,从7月下旬开始,上海楼市成交量下滑的趋势已非常明显。同时,7月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85.89万平方米,环比下跌15.85%。

记者走访发现,近期新开楼盘开盘当日去化量也较前几周出现下降,去化率超50%的楼盘屈指可数。

汉宇地产市场研究中心监测的各分行成交数据显示,7月上海二手房的成交也出现了“降温”的态势,成交量环比约下降10%。从下滑幅度的趋势上看,成交的降温加剧也主要体现在7月中下旬。

德佑地产研究部主任陆骑麟认为,旨在严格执行调控的“沪六条”,虽然并未提出新的调控政策,但是在楼市成交已经出现一定下行趋势的情况下,将有效抑制开发商的涨价冲动。

在各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士均向记者表达了对8月份楼市成交状况的担忧。

汉宇地产研究部认为,随着限购令升级、季节性等因素影响以及7月份开发商推盘热情的降低,8月商品住宅的成交量预计会持续下滑,幅度会在15%~25%。

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央的连续“喊话”,改变了购房者“恐涨”和“救市”预期,购房者出手“放缓”,而业主拒绝议价,致使成交周期被拉长。

虽有两次降息及差别化信贷政策,但不足以支撑房价继续上涨,反弹动力明显不足。楼市或再次步入博弈期,重现“拉锯战”。

(责任编辑: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