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农产品集体反弹 “工弱农强”或持续

导读: “工弱农强”成为近日商品市场一大特征。豆类、玉米等基础农产品不断攀升,而工业品却震荡走弱、疲态尽显
关键字: 农产品 工业品

“工弱农强”成为近日商品市场一大特征。豆类、玉米等基础农产品不断攀升,而工业品却震荡走弱、疲态尽显。

专家称,在天气炒作因素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工弱农强”格局或仍将延续。

⊙记者 黄颖 ○编辑 李剑锋

全球农产品普遍上扬

近期,全球基础农产品悄然走出一波涨势。美黄豆节节攀升,逼近历史高位,7月至今累计涨幅逾10%;美小麦走出“四连阳”,创下近1年半新高,7月至今累计上涨逾18%;美玉米刷新1年多纪录,7月至今累计涨逾24%。国内方面,豆类表现异常抢眼,豆粕创近4年新高,7月累计涨幅逾10%;玉米也创下一年多新高。

对于基础农产品的集体反弹,业内专家认为,“天气炒作因素”是主要推手。

东兴期货分析师张郡凌表示,“近期美国天气持续干旱,玉米减产非常严重。而从美国农业部优良率报告来看,今年的产量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所有基础农产品价格都"炒上天"了。”

宏源期货分析师王勇也认为,天气炒作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助推因素。近一个多月以来,美国大豆玉米带天气干旱,作物优良率不断下降,对单产构成严重威胁,点燃了资金的做多热情,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走强是情理之中,国内玉米小麦在豆粕带动下走高也不难理解。

近日,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了新月度供需报告。在美国中西部主产区持续干旱的背景下,本月报告引起市场的特别关注,特别是对美豆与美玉米单产的预估数据,市场普遍预期美豆与美玉米单产以及结转库存将出现下调。从报告结果来看,美豆与美玉米单产下调的幅度要远超于市场预期。目前美国玉米已进入关键的授粉期,持续的干旱天气对美玉米的影响或已不可逆转。而现在美豆尚未进入到最后关键生长阶段,后期价格对天气的反应也将愈加敏感,目前美豆生长形势不乐观,优良率只有34%,远远低于历史同期66%的水平。本周美国的高温天气卷土重来,虽然大部出现短暂的小雨或阵雨,但这样的雨水对于旱情缓解作用轻微,依旧不利于美国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总体来看,在天气未出现有效改善之前,天气影响仍将继续为市场所关注,美豆与美玉米价格也将继续维持高位。因此近期农产品走势整体偏强,但是后市利多兑现之后,获利了结以及短暂天气变化对市场的影响也需要时时警惕。”永安期货分析师庞春艳表示。

“工弱农强”格局或将延续

专家称,未来“工弱农强”延续的可能性较大。虽然近期农产品涨幅比较大,但是工业品的反弹显得较为乏力,加上大部分品种库存高企,供大于求,工业品反弹的难度不小。

上海中期分析师经琢成表示,工业品弱的原因与宏观层面有关,市场担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令需求放缓以及欧元区经济面临衰退。

而天气这一刺激因素仍然存在,“农强工弱”局面还会延续。而一旦天气转好以及后期国内出台更多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后,预计“农强工弱”将会转变,重点关注即将召开的国务院关于年中经济形势会议的内容。

国泰君安分析师周小球认为,美国干旱造成农产品减产的可能性成为促使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催化剂。目前来看,玉米减产基本成定局,大豆和小麦的最终产量还存在一定变数,行情是处于半山腰还是天花板与此密切相关。

由于欧债等问题影响,全球经济增速被不断下调,需求的减少使得以金属为代表的工业品价格失去了内生性的增长动能,价格的上涨只能依赖于货币增发带来的通货膨胀效应;美国依然没有放开QE3,市场情绪受到打压,持续拖累工业品价格。

短期来看,虽然第三季度存在全球经济增速环比增长的可能,但是长期经济下滑的局势基本明确,因此,“农强工弱”的格局将继续延续,直到各国央行进一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责任编辑: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