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价改时机再现:新一轮电改再启

导读: 在能源需求放缓、煤炭价格下降、电煤库存增加的背景下,近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先后奔赴湖南、山西调研,调研主题涵盖能源供需形势、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等。
关键字: 资源 电改

不景气的能源经济或为理顺能源经济体制、改革资源产品价格机制提供良机。

在能源需求放缓、煤炭价格下降、电煤库存增加的背景下,近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先后奔赴湖南、山西调研,调研主题涵盖能源供需形势、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等。

刘铁男调研地选择颇有代表性,前者是能源消费终端,后者是重要能源产地。一个是能源供应的源头,一个是能源需求的末端,能源供需形势可以一目了然。

根据官方公开信息,刘铁男湖南一行重要目的是对电力改革作专题调研;在山西调研时,刘铁男再提“进一步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研究深化电力改革的路径”

6月26-28日刘铁男赴湖南考察电力调度中心等单位,检查该省电力迎峰度夏准备情况。随后,与湖南发改委、能源局、经信委、物价局、统计局、煤炭厅、大唐和华能湖南分公司等进行座谈,并听取对电力发展与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

这是刘铁男就任国家能源局局长以来,为数不多的关于电力改革的专题调研。

调研过程中,刘铁男说:“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要进一步深入总结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的经验、成绩,深入研究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借鉴国外电力改革的经验教训。”

7月14日,刘铁男一行奔赴山西太原,听取山西省相关部门和煤炭、电力企业负责人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能源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这是在公开报道中,刘铁男任内第二次山西调研。他首次赴山西调研是在2011年4月。当时国内煤电矛盾激烈,调研结束后,国内上网电价有较大幅度上调。

在本次山西调研过程中,刘铁男再提“进一步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其本人在《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考》一文中,特别指出:“能源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不断积累,价格机制尚不完善,能源行业管理薄弱,体制约束已成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主要障碍。”

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表示,将按照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要求做好煤炭价格“双轨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稳定煤炭供求等方面的研究。

电改面临利益博弈

电力体制改革推进十年,下一步如何推动,到底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电力行业、行业管理部门内部尚未达成共识,不同利益集团有不同的诉求。

目前,关于电力改革存在截然相反的改革思路。思路的分歧在于输配是否需要分开?如何分开?电力调度是独立,还是隶属电网企业?

一种观点认为,继续加快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行输配分开,电网调度要独立,建立独立、公开、受监管的“输配电价”制度,建立及时反映成本高低、供求关系的煤(气)价与电价、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之间的传导机制,形成“多买多卖”的电力市场化格局。这种观点多以发电企业为代表。

另一种观点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必须总体设计,分阶段、分步骤推进,而且必须立足国情,不能简单照搬国外模式,反对以全面拆分和私有化为导向的“破碎式”改革,坚持“输配电一体化、电网调度一体化”,构建政府监管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该观点主要以电网企业为代表。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长韩文科认为:“改革最大推动力应该来自市场,不能因改革而改革。例如,目前经济下滑,需求减少带来煤价大幅下降。市场形势倒逼煤炭价格机制改革,价格‘双轨制’因市场选择的变化而改革。”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