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须看德国脸色 欧元区防火墙缓期生效

导读: 拜欧债危机所赐,设立在卡尔斯鲁厄的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从未像现在这样,成为欧陆乃至世界的焦点。
关键字: ESM 德国 欧元区

拜欧债危机所赐,设立在卡尔斯鲁厄的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从未像现在这样,成为欧陆乃至世界的焦点。

在10日晚结束对欧洲稳定机制(ESM)和欧盟财政契约是否违宪的听证会后,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没有理会德国财政部的警告,拒绝立即作出决定,加快欧元区危机应对工具的宪法审查速度,这意味着ESM的启动将被至少推迟3个月。

作为ESM的最大出资国,德国的份额高达27%,而ESM需经占出资份额90%以上的国家批准才能生效,因此德国的“阻挠”能令这一欧元区防火墙难产,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动荡,进一步削弱对欧元的信心。

不过就算德国最终放行ESM,它也难逃“日耳曼魔爪”:在刚刚结束的欧元区财长会议上,德国人雷格林(Klaus Regling)被锁定为ESM的首席执行官,ESM的命运看来将继续牢牢掌握在德国人手中。

ESM“搁浅”三个月以上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院长安德烈亚斯·福斯屈勒(Andreas Vosskuhle)在周二的听证会上宣布,在权衡针对ESM的临时禁令时,法院将会给出一个“宪法上合情合理的评估”。

参加听证会的人表示,仅仅在决定是否发布临时禁令这个问题上,法院就将需要多达三个月的时间。之后,法院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就投诉的内容作出判决:即德国是否正将过多主权移交给欧盟。

这一慢于往常的禁令下达程序,意味着5000亿欧元规模的ESM将被进一步延迟启动。在原计划中,ESM本应在7月1日就开始生效,现在却硬生生地被德国的法律诉讼程序“耽误”了。更重要的是,这种判决的不确定性令欧洲疑虑重重,人们担心应对债务危机的额外火力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默克尔总理的努力下,德国议会两院上月29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ESM和财政契约,目前只差总统签字。但由于默克尔在ESM问题上“对欧让步”令不少民众、学者和政客不满,德国宪法法院因此收到了违宪投诉,并借此要求德国总统高克暂缓签字。宪法法院同时响应ESM反对者的要求,在7月10日对是否应对ESM发出临时禁令进行裁决,如今就连这一裁决本身也被推迟了。

德国财长警告危机加剧

在最新的一次欧盟峰会上,各国达成协议,即以在欧元区建立银行联盟为前提,同意ESM资金直接救助境况不佳的银行,并在主权债券市场上扮演角色,对金融市场提供救济。

此次德国财长朔伊布勒对宪法法院表示,批准欧盟的永久性救助基金的任何重大延迟,都可能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他表示:“ESM延迟启动将会带来超出德国一国范围的进一步市场不稳定,也会极大地打击欧元区国家在合适的时间内做出必要决定的信心。”

朔伊布勒还警告说,当前的危机可能被大大加剧,一些欧元区国家可能会在筹资方面出现更大的问题,而这将威胁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的稳定性。

就在刚刚结束的欧盟财长会议上,意大利已经暗示可能需要ESM介入该国国债市场,从而将其国债收益率维持在可控水平。意大利总理蒙蒂表示,说意大利永远不需要ESM是不够谨慎的。事实上,由于德国国内的过分谨慎,即便是排在援助列表上第一位的西班牙,能够拿到ESM资金的时间表也是遥遥无期的。

ESM掌门花落德国

尽管德国国内对援助南欧国家怨声载道,但对于德国人来说,也并不全是坏消息,起码ESM以后也将继续维持在德国人雷格林的领导下。

2010年7月以来,雷格林一直领导着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而按照目前的计划,ESM的执行能力将更为强大,不仅能够给银行提供直接援助,还能在二级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而在制定救助议程或者救助条件方面,雷格林在ESM的决策机构中将有相当大的权力。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位外交官并没有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政治演员”,而是作为一个脚踏实地的管理者——他的座右铭之一是,欧元危机已无仙药可救。雷格林在其他欧盟成员国中也享有良好的声誉,因为他并非只为德国利益疾呼,而是着眼于欧洲的整体利益。

最好的例子是在2003年,欧盟委员会发起了针对德国的诉讼,认为德国违反了旨在支撑欧元的《增长与稳定公约》中关于预算赤字的规定,当时正是雷格林推动了这一诉讼。

但是现在,面对一些正在寻求数十亿救援资金的高负债欧元区国家,他能否保持坚定公允仍有待观察。如果届时他仍能保持声誉,他将会成为欧盟机构中德国利益最有力的倡导者。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