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本钢集团围绕提质增效目标,以降低厂内非计划和外部质量异议为抓手,制订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细化质量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有效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制度严,强化基础管理有章可循。今年1月份,板材质管中心制订了《降低质量非计划攻关方案》,同时还下发了《产品质量过程管控实施细则(暂行)》,为加强产品质量过程管理,提高过程质量风险管控能力,稳定产品质量增添制度“砝码”。另外,板材质管中心收集汇总本钢集团产品相关技术标准、技术术语和定义、规章制度,以及新制订的《质量缺陷勘验手册》《本钢产品缺陷图谱》等,汇编成《本钢产品质量手册》,使质量判定、质量异议处理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良性轨道。
规定细,加强基础管理有据可查。在降低非计划产品方面,本钢集团各相关部门、单位,按日、周、月对质量非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并对非计划数据进行归类,明晰产生原因,找准工作方向;监控重点品种、重点缺陷质量非计划的完成情况,对于超出去年数量的非计划产品,组织责任工序进行改进;针对工序间质量问题,及时协调相关工序查找原因、落实整改。在加强产品质量过程管理方面,要求相关单位针对本工序的重点品种和主要缺陷开展管控。围绕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实时跟踪改善效果,持续改善产品质量。同时,要求相关单位结合关键工艺参数和设备设施的要求,组织各单位上报控制计划,并落实到人,实现全员参与。
执行实,加强基础管理工作有的放矢。为了实现过程质量管控工作自动化和信息化,完善产品质量管理手段,板材质管中心与信息化部共同组织推进BPQM系统上线工作。上半年,在一期的工作基础上正式启动二期项目,完成本钢浦项电镀锌机组上线运行、板材热连轧厂报表测试等工作。在降低质量异议方面,围绕2016年重点品种,根据技术服务组反馈问题及市场质量异议情况,板材质管中心每周组织召开“市场、生产、研发、技术、质量”联席例会,将销售、研发、生产、质量等工作有效串联起来,明确职责,形成联动机制,及时解决用户提出的质量问题。另外,为确保出厂产品质量,板材质管中心还组织内部站室,依据市场反馈质量问题,细化出厂产品质检判定尺度;针对工序间的质量问题和疑难缺陷,及时组织相关厂矿和站室共同分析、联合判定;对重点品种、重点用户制订个性化判定标准,以满足用户需求。前8个月,板材公司钢后产品质量非计划量比去年月均降低23%,板材公司质量异议总量比去年月均减少12%,异议总额比去年月均减少27%。
据悉,板材质管中心将以质量非计划降低50%为工作目标,以推进产品质量过程管控为手段,以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11项攻关为抓手,确保过程稳定受控,提高产品实物质量。
(关键字:本钢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