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政策导向会有哪些变化?

2015-8-19 9:42:29来源:和讯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十三五规划建议纲要预计将于20151018面世,并将成为看得见的手对经济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国金证券的报告文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政策导向,包括宏观调控、消费、投资、协同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经济空间布局、生态文明7个方面入手,结合近年以来的高层、会议、文件导向,与十二五规划进行对比。

十三五期间,结构调整与改革释放红利成为十三五的主旋律,不过具体规划增速与结构调整路径,并未形成有效的一致预期。对需求变化认识更加深刻、以新理念实施宏观调控;扩大消费需求更加注重从供给端有针对性挖掘消费潜力,且长效机制更加落地;扩大有效投资,重点要解决好投什么钱从哪里来两个问题,选择好投资项目,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并积极扩大债券市场;

宏观调控更加立体,以与全面深化改革紧密结合为主线,更加辩证地实施宏观调控,且阶段性政策更加精准,避免副作用。城镇化、区域经济布局以及改革融为一体。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也强调用改革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推动资源自发流动。

以下来自国金证券报告,华尔街见闻略作删减:

一、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要求

相比于十二五规划的具体要求,有两方面可供探讨。

一是总量经济的增速水平与路径,如何规划演绎。从定性的角度看,经济增速从十二五期间为平稳较快发展,过度至近一两年的中高速增长,而突出转型弱化考核GDP,则保持经济增长也较为妥帖。

二是对重要问题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例如,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替代十二五的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新增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等。

二、规划的政策导向部分

1、宏观调控:更加立体

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更加立体:其将同全面深化改革紧密结合作为主线;更加辩证地看待宏观调控,强调变中求进;短期政策更加务实,强调把握好分寸。而以往宏观调控则显得较为扁平,常常是徘徊于稳增长和抗通胀之间,调结构进展缓慢。

2、扩大消费需求:更为深刻的认识、供给端挖掘消费潜力、更为落地的长效机制

相比于十二五规划,最新政策导向发生了较大变化:

3、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解决好投什么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具体来看,投资方面的政策导向的最新变化如下:

一是强调有效投资,解决好投什么的问题,力求投资有市场、有长期回报、符合未来发展方向。二是改革创新融资体制,解决钱从哪里来问题,实现由政府加杠杆向民间加杠杆转变,并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产业融资需求。三是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为储蓄向投资转化构建高效、共赢的通道。

4四化协同发展:新增信息化,更加倾斜于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与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紧密结合

相对于十二五规划中的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同发展),目前出现了较大变化:一是新增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三化协同发展演变为四化协同发展。二是四化协同发展更加倾斜于推动城乡一体化。三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强调以人为核心,转变了以往造城式发展思路。四是新型城镇化与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紧密结合,推进重点在于通过制度变革打破资源流动障碍,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发展模式。

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万众创新,资金保障,放管结合。

6、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三大区域新战略,城市群推动空间格局优化,市场化导向优化空间资源配置。

7、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主流价值观,构建制度安排,激发经济主体自发节能环保。

(关键字:十三五规划 政策导向)

(责任编辑:0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