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受欧美货币宽松政策预期提振,金银贵金属打破多月震荡区间,大幅飙涨至阶段性高点。豆类市场也成功突破三周来的震荡区间,再次刷新纪录高点。而煤焦钢板块持续低迷,再探新低。板块间分化加剧,预计该趋势短期内仍将持续。
6月以来,欧债危机炒作题材逐渐淡出市场,美国量化宽松预期也有所降温,国内外黄金价格陷入了窄幅震荡。而本周市场对美国采取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强烈,欧洲央行宽松政策的预期也提振市场情绪,使得黄金、白银等金融性较强的大宗商品备受鼓舞,大幅上涨。
数据显示,金银已逼近四个月来高点,国际现货金价格已经上涨至每盎司1670美元上方,单周涨幅逾3%;国际白银价格涨幅更甚,单周上涨近10%,重返每盎司30美元上方。国内金银价格受外盘提振,沪金、银期货主力合约分别上涨2.8%和7.5%,其中,沪银创下了自5月上市以来新高。
北京中期认为,整体而言,避险需求和流动性宽松将对黄金价格构成支撑,黄金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盘整,目前中期趋势已经明朗,目前的反弹是对前期下跌的修复。
宽松政策预期也提振了原油、有色等工业品,纽约市场原油价格在本周继续连续上涨,但受到欧洲债务担忧、国际能源机构可能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等因素影响,上涨受限,周五收于每桶96.15美元。有色金属方面,外盘有色金属集体大涨,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铝、锌、铅平均涨幅超过2%,国内相应品种涨幅稍稍逊色,但呈现出企稳反弹迹象。
其实,本周宏观面消息多空因素交织,在欧美宽松预期增强的同时,欧债忧虑、美国经济增长缓慢、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仍然存在,供需基本面或难以给有色金属市场长久的支撑,强势反弹的动力或难以持续。
此外,美国的干旱天气对大豆造成的影响可能大于市场此前的预期,忧虑情绪支撑豆类市场打破了长达三周的震荡整理格局,再次刷新历史高点。美国大豆、豆油、豆粕期货主力合约涨幅在5%左右,国内大豆、豆粕、豆油也乘势大涨,大豆、豆油上涨接近4%,而豆粕上涨逾7%,与白银期货一起领涨国内市场。
豆类的强势也带动了国内菜子油、棕榈油的强势反弹。但有分析认为,短期国内植物油库存依然较为充裕,或对盘面构成压制,而未来数月我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或急剧下降,随着双节备货逐渐展开,油脂需求有望好转,此外成本高企也将对豆类、油脂盘面形成支撑。
在多数品种上涨的情况下,煤炭、焦炭、钢材等品种却持续低迷,煤炭低位运行,但反弹动力不足,焦炭下跌3%至上市以来新低,而螺纹钢下跌逾3%至3500元一线,逼近四年来新低。
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认为,以黄金、白银、铜为代表的有色品种一直扮演着大宗商品市场风向标的角色。原油从本月初就开始发力上行,而本周有色品种的跟涨显示出大宗商品市场拉涨的欲望。但不可忽视的是化工、纺织、建材等板块近期表现不温不火,而钢铁板块则是坚定下行,预期近期“拉锯”仍将持续,大宗商品市场将体现为分化整理态势。
(关键词:贵金属 豆类 煤焦钢 欧美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