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钢铁业复兴面临能源挑战

导读: 在去年3·11大地震中受灾严重的日本钢铁企业,在政府和集团公司的扶持下已基本恢复生产,而且适应形势的变化作了改进,以全面实现钢铁业的复兴。尽管复兴形势较好,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不仅给当地居民和企业带来严重危害,造成供电不足,更令人们对核电的安全性和发展方向产生了怀疑。
关键字: 日本 复兴 面临 挑战

在去年3·11大地震中受灾严重的日本钢铁企业,在政府和集团公司的扶持下已基本恢复生产,而且适应形势的变化作了改进,以全面实现钢铁业的复兴。尽管复兴形势较好,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不仅给当地居民和企业带来严重危害,造成供电不足,更令人们对核电的安全性和发展方向产生了怀疑。为此,日本经济产业省对全国的核电站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造成日本电力缺乏、电价上涨,这对用电大户钢铁企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为了应对电力短缺,日本钢铁业加快了整合重组步伐以增强竞争力,并寻求新的清洁能源来保证电力供应。

日本钢铁业地震后实现复兴

日本钢铁企业在大地震后实现了复产,并利用重建的机会,根据自身情况对产品结构和工艺设备进行了调整,以增强竞争力。

受灾最严重的住友金属鹿岛厂在复产的过程中,提高了海洋油气勘探平台结构用高强度中厚板的比重,以扩大出口。同时,该厂将烧毁的焦炉煤气罐由1个扩建为2个,提高了含氢气体的利用,有利于减排二氧化碳。

新日铁下属釜石厂,是一家由外厂供坯生产的线材轧钢厂,在地震中受灾严重。考虑到其重要地位,新日铁尽快修复了釜石厂,并恢复了运送钢坯和钢材的码头系统。同时,日本政府实行了复兴东北地区的产业政策,组织丰田汽车向东北地区转移。新日铁抓住该机遇,扩大了釜石厂汽车用优质线材的生产。

JFE钢铁下属的JFE条钢、东北钢业、大和钢业、丰平制钢等4个普钢电炉厂,借重建契机宣布于2012年4月正式合并。在合并中,受灾最严重的东北钢业停产,只保留钢材销售业务,炼钢和轧钢设备则转移到受灾较轻的内地工厂,同时各大工厂在产品上作了适度分工。这样一来,合并后的公司不仅成为日本第二大普钢电炉厂,而且市场竞争力大幅增强。

日本政府制定新的能源政策

在大地震中,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产生了极大危害。地震过后,日本政府反思了核电政策,对未来能源战略重新进行了规划。日本经济产业省责成其咨询机构———综合资源能源委员会———于2011年10月专门召开有关核电的战略方针讨论会,代表包括大学研究人员、钢铁业等产业界领导和居民代表等多人。讨论会着重讨论了核污染危害的具体数据、国际上的核安全动态,以及禁核后如何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代替核电等。今年3月19日,该讨论会召开了第16次会议,达成了降低核电依存度的基本意见。

日本经济产业省在此期间对全国54座核电机组顺次逐个开展安全大检查,并针对电力不足的情况于2011年6月根据《电力事业法》第27条,对全国下达了37年来的首次限电令。同时,由于增加火力发电既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而且燃油由于伊朗问题供应不足,日本经济产业省从2011年7月1日起实施《可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规定风电、光电等全量上网,并高价售电。此外,东京电力为了对受污染的家庭进行补偿,宣布电价从2011年4月1日起上涨。

日本钢铁业应对电力成本大幅上涨

电力不足和电价上涨,使日本钢铁企业特别是电炉钢厂受到严重影响。据日本铁钢联盟估计,由此钢铁业成本将提高约200亿日元,在内需疲软的环境下又难以通过提高钢材价格将成本转嫁给用户,从而请政府考虑给予支援。

按照检查顺序,今年5月北海道核电站3号机组将开始安全检查,届时全国的核电发电量将为0。在严峻形势下,日本通商产业省正考虑让安全检查合格的核电站重开,但按规定必须取得当地居民的同意,因此有一定难度。日本通商产业省正考虑制定完善的安全标准,以说服居民。日本钢铁企业也通过合并重组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实施自救,保证效益。

日本经产省钢铁课课长盐田康一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一年来日本钢铁业的救灾复兴情况作了以下补充: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钢铁企业除了抓紧复产受灾工厂外,还帮助灾区运油;在电力不足时,不仅电炉钢厂避开用电高峰,采用在用电低谷间歇生产的方式,而且高炉钢厂提高了自发电量,对外供电。盐田康一表示,今年各灾区仍在复兴中,钢铁企业不仅要供应防液化的钢矢板和建筑用高强度钢筋等高级钢材,还要提供修复堤坝所需的钢渣和技术支援。在日元升值、赈灾未全部恢复和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今年经济环境依然严峻,钢铁业配合制造业向海外转移是必要的。但是为了防止国内产业空心化,钢铁业还应强化国内生产,效仿新日铁和住友金属、日新制钢和日本金属工业进行合并,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日本企业拟在福岛县建风力发电厂

日本多家企业打算在去年东北部地震重灾区福岛县近海沿岸建设试验性漂浮风力发电农场。该风力发电项目由丸红株式会社牵头,三菱重工业公司、新日铁、三井造船公司等企业参与。

据当地媒体报道,福岛县离海岸约40公里的海域平均风速达到每秒7米以上,风力资源非常丰富,如果建风力发电站,总输出功率能达460万千瓦。在海上风力发电站中,除浮体式风力发电站外,还有将基座埋设在海底的“着床式”风力发电站,但在水深超过50米的地点,这种发电站的建设费用会大幅攀升。日本海底平浅的海域很少,因此让风车漂浮在海面上,利用锁链固定到海底的浮体式是在造船技术领域拥有优势的日本普及海上风力发电的首选。 

丸红株式会社官员表示,这座风力发电厂有望在2016年前投入使用,预计发电量可达1.2万千瓦。该项目得到日本通商产业省的支持,并将获得日本3·11大地震重建预算的资金补贴。

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在2011年3月11日之前,日本1/3的用电需求都依靠核能发电来满足。但在3·11大地震引发福岛核危机后,日本被迫关闭多家核电站,寻找其他代替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

(责任编辑: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