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无取向硅钢价格经历的大跌之后,市场回归平稳,价格波动空间小。这当中,钢厂的“被迫”减产效果明显,导致市场主流牌号资源量减少,价格走稳。
从钢厂方面看:11月份主流钢厂的实际产量34.38万吨,2010年六大钢厂的实际产量36.7万吨(武、报、太、鞍、马、顺浦),同比减少了6.32%。环比减少了16.90%。
表一:主要硅钢厂近两月产量状况
时间 | 宝钢 | 武钢 | 鞍钢 | 太钢 | 首钢 | 马钢 | 顺浦 | 总和 | |
单位:万吨 | 无取向硅钢 | 无取向硅钢 | 取向硅钢 | 无取向硅钢 | 无取向硅钢 | 无取向硅钢 | 无取向硅钢 | 无取向硅钢 | |
2011年10月 | 8.3 | 9.5 | 3.3 | 5.8 | 3.3 | 5.5 | 2.3 | 2.2 | 41.37 |
2011年11月 | 7.1 | 9.4 | 3.3 | 3.5 | 3.3 | 2.5 | 1.3 | 2.2 | 34.38 |
来源:中华商务网
从市场库存上看:市场库存量减少初见端倪。从市场获悉大部分商家减少了11-12月份的订货量,使主流800牌号资源量减少明显,尤其是马钢、首钢等前期降价较低的牌号,在资源减少后,成交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另外从钢厂订货后,资源发到市场大概有1个月的滞后期,因此目前市场现货库存体现的可能不是很明显,后期资源量减少将逐渐显现。
图一:上海地区硅钢库存走势
来源:中华商务网
究其原因,钢厂为何大幅减产呢?
笔者了解,一方面钢厂用户订货持续减量,据悉硅钢用量较大的家电终端仍处于高库存的压力下,11月份空调的增速可能持续回落。部分研究机构统计2011年冷年结束后空调的库存量高达1620万台,为5个冷年的最高值。从数据上看:空调小量增速的拐点明显提前于库存增速的拐点,销量明显的回落了,产量和库存也会随之回落,导致原材料硅钢的用量减少。从而从钢厂订货量大减。
另一方面是硅钢产能释放,是钢厂竞争趋于白热化。2011年能生产硅钢的钢厂如雨后春笋般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能生产硅钢的钢厂达40余家,产能释放将达600万吨。如果后期市场价格快速大幅的上涨,那么一些民营的企业将会很快的开始生产,生产周期半个月后市场就会有资源出现,“供大于求”的恶势将重复上演,价格恐又走下跌通道。
另外是资金紧张问题,12月5日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释放了部分流动性,对冲热钱外流对国内流动性的负面冲击,也对“定向宽松”有了清晰步骤。但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幅度有限,并不能缓解企业太多的资金问题。也不会放松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没有出现年前价低大量囤货现象,贸易商操作积极性明显减少。
综合来看:钢厂减产力度加强,产量减少对硅钢价格是利好的支撑。但是需求持续走弱及不确定因素仍存在,仍需要钢厂减产继续推行下去,这样不仅有利于钢价良好运行,也为明春开始打下良好基础。
刘晓丹
(关键字:硅钢 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