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1亿”加快人口城镇化

2013-12-27 9:19:47来源:证券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昨日,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会议中所提到的三个“1亿”突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即人口城镇化,这说明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人口城镇化不仅仅意味着人口流入城镇区域,更重要的是让农业人口融入到城镇生活和工作当中。

日前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罕见地未曾导致对农民工的“挤出效应”。2013年前三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到17392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25万人,同比增长3.1%。另外,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上升到2542元,同比增长13.0%。

这就是说,即使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下,由于城镇化的推动,中国GDP每增长1%,也会在城镇新创造130万人—170万人的就业岗位。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分别达到了1102万、1168万、1221万和1266万个。从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微博)表示,中国城镇化还处在快速增长过程中,至少还有近20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但中国的问题是人口城镇化率太低,目前只有35%左右。他提出,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不能少于50%。由此可见,要保持每年1%以上的人口城镇化率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扈志亮表示,人口城镇化不再一味地追求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强调的是鼓励农业人口从农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更好地生活,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此次三个“1亿”量化了城镇化的目标,有利于推进人口城镇化。

扈志亮还指出,由于近几年我国人力成本不断上涨,导致国外许多附加值低的制造业企业不得不离开中国,寻找价格更低的替代,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冲击,当农村人口得到释放,三、四线城市将重获国外企业投资青睐,同时带动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

(关键字:人口 城镇化)

(责任编辑:00929)